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澈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宴饮赏月的夜晚场景,诗人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易逝和英雄暮年的感慨。"玉管金樽夜不休"表明宴会上酒杯交错,乐声不断,夜已深却仍未散席。"如悲昼短惜年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的哀叹。
接下来的"歌声袅袅澈清夜"和"月色娟娟当翠楼",通过对歌声和月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这里的"清夜"和"翠楼"不仅是对环境的写实,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淡泊。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非完全沉浸在这宁静之中,"枕上暗惊垂钓梦"表露了他在安睡时也会突然被惊醒,而这些梦境很可能是对现实的某种逃避或反思。"灯前偏起别家愁"则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即便是在宴会之中,也难以抹去内心的忧虑和他乡之愁。
最后,"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一句,则是诗人的深刻感慨。这里的"英雄事"很可能指的是往昔的壮举或是对理想的追求,而"身到簪裾已白头"则凸显了时间流逝,英雄暮年之感。这不仅是在叙述,也是在抒情,更是在对生命进行深刻的反思。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
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
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