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自己漂泊无定的哀愁。开篇两句“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写出了初春时节,阳光温煦,积雪开始融化,大地回暖,行人踩在刚长出嫩绿的草地上,马蹄踏过发出自豪的响声。这些细节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场景。
接着,“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通过对远处山路和近在咫尺的江村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幽静又美丽的环境。九华山路上的云雾缭绕,使得寺庙若隐若现,而清弋江边的柳树轻拂着桥梁,营造出一片宁静雅致。
然而,从“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这两句开始,诗人情感由外转内,由景物描写转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我心境的表达。这里的“君意”指的是友人的志趣或是离别时的心意,而“我心”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摇摆。
最后,“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两句,则是对共同经历的回忆与现实无常的感慨。诗人表达了无法与友人共享相同命运的遗憾,以及面对着故土春色的孤独和凄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揭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红铅湿尽半罗裙,洞府人间手欲分。
满面风流虽似玉,四年夫婿恰如云。
当春离恨杯长满,倚柱关情日渐曛。
为报眼波须稳当,五陵游宕莫知闻。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沈沈。
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
筚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
锢党岂能留汉鼎,清谈空解识胡儿。
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
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
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
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