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

赤米黄齑雪白盐,图书满架绝韬钤。

百年无补孔融愧,三叶不遭颜赐潜。

去住任如巢幕燕,间关谁学上竿鲇。

幽居暇日知何事,一半清谈半黑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午睡》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午睡时的心境与环境。诗中以“赤米黄齑雪白盐”开篇,形象地勾勒出简朴的生活场景,赤米、黄齑和雪白的盐,构成了一幅朴素而真实的画面,暗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

“图书满架绝韬钤”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满架的书籍象征着丰富的知识与学问,而“绝韬钤”则表明诗人无意于兵法策略,更倾向于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这种对知识的热爱与对功利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

接下来,“百年无补孔融愧”一句,借用了孔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世百年却未能有所贡献的自责与愧疚之情。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曾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贬谪,俞德邻在此处自比孔融,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遗憾。

“三叶不遭颜赐潜”则以颜回为例,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贫贱自守而闻名。俞德邻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但能像颜回一样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去住任如巢幕燕,间关谁学上竿鲇”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随季节迁徙的燕子和难以攀爬竿子的鲇鱼,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自由与对困难的从容应对。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起伏时的洒脱与坚韧。

最后,“幽居暇日知何事,一半清谈半黑甜”两句,点明了诗人午睡时的状态。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享受着一半的清谈(可能是指与友人或内心对话的轻松交流)和一半的黑甜(可能是指午睡的安逸),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闲适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哲学,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泛湖

閒居散人事,一舸泛长湖。

夜雨半篙荇,春风十幅蒲。

功名槐国梦,身世辋川图。

舣岸逢林叟,清谈日又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金坛郊外

散屧过平堤,前村雨一犁。

草荒翁仲立,树密鹧鸪啼。

野色连天远,溪光隔岸迷。

干戈犹未息,何处足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八月十五夜

捲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

一轮圆缺常时见,万里阴晴此夜同。

突兀楼台犹昔日,高低禾黍自秋风。

转蓬地远归心折,尚想霓裳舞旧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观潮

彊弩驱潮水为东,昔年此地识英雄。

素车白马空明上,青盖红旗灭没中。

十万军声西塞月,三千鲲浪北溟风。

乘槎有约终须去,见说银潢与海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