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床拖簟就南轩,门掩闲坊半树蝉。
多病形容唯有骨,食贫生计旋无钱。
掖垣已忝年深直,朝谒终妨日晏眠。
会解纶闱求郡印,早收馀俸卜归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和内心世界。"移床拖簟就南轩"一句,通过描述诗人如何挪动自己的床铺,寻找一些许可的小安慰,展现出一种对生活无奈又不得不做出的调整。此举也隐含着对更好生活状态的渴望。
接着是"门掩闲坊半树蝉",这里通过描写门前的寂静与蝉虫在树上的鸣叫,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蝉虫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隐者或是知识分子的清高脱俗,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志不逮于富贵,只愿远离尘世喧嚣。
"多病形容唯有骨,食贫生计旋无钱"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窘境。"多病"表明诗人健康状况不佳,而"形容唯有骨"则是对其瘦弱体态的形象描绘;"食贫"指的是生活贫困,"生计旋无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经济困境。
接下来的"掖垣已忝年深直,朝谒终妨日晏眠"中,"掖垣"指的是修补墙壁,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对现状的无奈接受和努力维持。"朝谒终妨日晏眠"则表达了因为各种烦恼而导致的夜不能寐。
最后两句"会解纶闱求郡印,早收馀俸卜归田"显示出诗人对现状的一种逃避心理。"会解纶闱"可能指的是通过考试等途径解脱目前的困境,而"求郡印"则是为了获得某种官方认可或职位;"早收馀俸卜归田"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尽快摆脱现在的艰难,回归到宁静自然的乡村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在困境中的挣扎、无奈与渴望。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鼎湖髯断去难攀,九五飞龙已御乾。
两制旧臣生白发,一番新贵上青天。
老为郎吏承缞绖,假作诸侯哭几筵。
疏贱无由撰哀册,梦中空负笔如椽。
宦途滋味饱更谙,命薄于人分亦甘。
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
便休禄仕饥寒累,强逐班行面目惭。
安得去如种处士,板舆荣侍卧终南。
七榜御前搜俊造,商州终未识迁莺。
可怜白屋孤寒士,更住深山寂寞城。
独跨蹇驴云外去,仍携稚子雪中行。
散官不敢将书荐,空解吟诗说姓名。
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缄。
镜里想添新白发,箧中犹贮旧青衫。
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
譬似元和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