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于宁静之地,仿佛置身于禅关之中的生活状态。首联“屏居岑寂似禅关,顾笑初无素与蛮”中,“屏居”表明诗人远离尘嚣,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岑寂”则强调环境的清幽与寂静,如同禅宗修行之地。“顾笑初无素与蛮”则暗示诗人内心平和,不为外界纷扰所动,心境如初。
颔联“昼栋差池宁识燕,绮窗葱翠旧游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之美。白天的屋檐下,燕子穿梭,但诗人并未察觉,可见其心神已远,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之中。而绮窗前的葱翠山色,则是过去游历的美好回忆,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颈联“时危谩自怀颇牧,境静聊欣接尹班”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动荡,内心虽有忧虑,却仍能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颇牧”和“尹班”分别指古代的贤臣良将和官员,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乱世,但仍希望能有所作为,同时也享受着宁静环境带来的愉悦。
尾联“二纪家园逋细履,身閒今得一时还”总结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当下心境的感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诗人或许有过种种忙碌与奔波,如今得以暂时放下这一切,回到自己的家园,享受片刻的闲适与宁静。这一句既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居生活中的内心世界与对外界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