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

时雨久不施,飞云作朝阴。

芃芃中原麦,赖此三日霖。

朝阳忽清霁,披露南山岑。

虽无济物迹,膏泽在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连绵的春雨许久未降,飘忽的云朵带来早晨的阴霾。
广袤的中原麦田,依赖这三天的连绵降雨。
初升的太阳忽然放晴,照亮了南山的山岭。
虽然没有直接的救世之功,但恩泽已深入人心。

注释

时雨:连续不断的春雨。
施:落下。
飞云:飘忽的云彩。
朝阴:早晨的阴天。
芃芃:茂盛的样子,形容麦田。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霖:连绵的雨。
朝阳:初升的太阳。
清霁:天气转晴。
南山岑:南山的山峰。
济物:拯救万物。
膏泽:恩惠或滋润。
民心:百姓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雨后的景象,以及它对农业和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开篇“时雨久不施,飞云作朝阴”写出了长时间未降雨,天气干旱的情形,但随之而来的是云层的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芃芃中原麦,赖此三日霖”表明了这场雨对中原地区的麦子有多么重要,它们在连续三天的滋润下得以茁壮成长。

接着,“朝阳忽清霁,披露南山岑”则描绘了雨后晴朗的景象,朝阳突然变得明亮,云雾散去,露出南山的轮廓。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最后,“虽无济物迹,膏泽在民心”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水虽然没有直接的英雄事迹或显赫成就,但它带来的滋润和恩惠深藏于人民的心中。这句话不仅强调了自然恩赐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业、人民生活以及雨水恩泽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飞萤词

碧梧含风夏夜清,林塘五月初飞萤。

翠屏玉簟起凉思,一点秋心从此生。

方池水深溪雨积,上下辉辉乱凝碧。

幸因帘捲到华堂,不畏人惊照瑶席。

汉宫千门连万户,夜夜荧煌暗中度。

光流太液池上波,影落金盘月中露。

银阙苍苍玉漏迟,年年为尔足愁思。

长门怨妾不成寐,团扇美人还赋诗。

避暑风廊人语笑,栏下扑来罗扇小。

已投幽室自分明,更伴残星碧天晓。

君不见连昌宫殿洛阳西,破瓦颓垣今古悲。

荒榛腐草无人迹,只有秋来熠耀飞。

形式: 古风

马巨济董役魏王坟作诗寄之

城北牛脾山,千丘压其麓。

事皆有司办,圣世数厚族。

园林迫复土,百役兴甚速。

烦我别驾公,侵星次空谷。

邮亭旧客去,閒日睡颇足。

闻莺有佳兴,徙倚近乔木。

樱笋味鼎来,管弦调渐熟。

期归酌烧酒,及此未炎燠。

形式: 古风

马周

马周未遇虬须公,布衣落魄来新丰。

一樽独酌岂无意,俗子不解知英雄。

贤豪相逢自相得,一语君王见胸臆。

当时岂不为人言,聋耳安能为君侧。

形式: 古风

不出偶成二首(其一)

老人杖履一茅亭,花谢西园不复扃。

翠被一方都盖覆,红妆数子尚娉婷。

可怜莺蝶狂都歇,颇觉风云意有营。

闻说陂田雨三尺,远城酾水种春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