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象春所作的《送友人》。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句“郭外溪边寺”,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位于城郭之外的溪边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接下来,“年来两送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多次在此送别友人的经历,流露出一种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曾经与友人一同攀折树枝的欢乐场景,后句则通过“落叶已无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寂静,情感由欢快转为哀伤,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春日山色中的美好时光,感叹友情的深厚,即使面对离别也能轻视世俗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最后,“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一句,诗人邀请友人在归来时相聚,共饮美酒,吟诗作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离别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