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

郭外溪边寺,年来两送行。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

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象春所作的《送友人》。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首句“郭外溪边寺”,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位于城郭之外的溪边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接下来,“年来两送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多次在此送别友人的经历,流露出一种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句描述了曾经与友人一同攀折树枝的欢乐场景,后句则通过“落叶已无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寂静,情感由欢快转为哀伤,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两句,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春日山色中的美好时光,感叹友情的深厚,即使面对离别也能轻视世俗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最后,“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一句,诗人邀请友人在归来时相聚,共饮美酒,吟诗作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离别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5)

王象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王象巽,别号山昔湖居士,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 字:季木
  • 号:虞求
  • 籍贯: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
  • 生卒年:1578~1632

相关古诗词

聊园晚步

问病过邻舍,乘閒葺旧篱。

牛知自归路,鸟乱欲栖时。

暮景不堪驻,孤怀谁与期。

畦丁报寒早,催护隔年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方禅院

何处堪消夏,非山即水乡。

树深浑欲暝,花近反无香。

欲晚波难绿,迎秋木渐苍。

市哗原未远,烟景乃微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草桥作

白屋村村度,青帘面面迎。

野溪残雨入,侧树早阴生。

梨枣过桥色,鸡豚近市声。

未论丘与壑,出郭已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斋居

白水浮官舍,青山塞县门。

案头尘未积,麈尾秃犹存。

莽莽云中树,潇潇雪后村。

斋居春事少,农务与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