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岳阳楼》由明代诗人田登所作,描绘了洞庭湖畔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意境。
首句“渺渺洞庭波”,以“渺渺”二字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洞庭湖水浩瀚无垠的广阔景象,波光粼粼,给人以深远辽阔之感。“君山翠拥螺”则将君山比作螺壳,以其翠绿的山色点缀于湖面,如同镶嵌在碧波中的翡翠螺,生动而富有诗意。
“江空含月小,地剩得天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夜幕降临后岳阳楼周围环境的静谧与空旷。江面上空挂着一轮小月,映照着宁静的水面,而大地似乎因这月色而显得更加宽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寒色征鸿阵,秋风返棹歌”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寒气中,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形成整齐的雁阵,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动态美。秋风吹过,船桨轻轻摇动,发出悠扬的歌声,仿佛是大自然的和谐乐章,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湘灵不可问,落日下烟莎”表达了诗人对湘水女神的遐想与追寻,却只能在落日余晖中,看到烟雾缭绕的莎草,象征着美好事物的虚幻与难以触及。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