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侍郎知郡学士赓和诗凡数篇谨用元韵寄呈知郡学士

玉色诸儿馥若兰,綵衣想见日承颜。

尘缨远濯沧浪水,燕几深居畏垒山。

俗眼漫讥身察察,人情方喜志閒閒。

夕阳归兴随飞鸟,真意无人语此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致政侍郎在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以“玉色诸儿馥若兰”开篇,将致政侍郎比作高洁的兰花,形象地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清雅的气质。接着,“彩衣想见日承颜”一句,通过想象致政侍郎穿着彩衣,每日接受子孙的孝顺,表达了他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尘缨远濯沧浪水”,致政侍郎远离尘世的纷扰,仿佛洗净了心灵的尘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燕几深居畏垒山”,他选择隐居于山林之间,远离世俗的喧嚣,寻求心灵的寄托与自由。

“俗眼漫讥身察察”,面对外界的误解与非议,致政侍郎保持自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与操守。“人情方喜志闲闲”,人们欣赏他的淡泊名利、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夕阳归兴随飞鸟”,傍晚时分,致政侍郎的心境如同归巢的飞鸟,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真意无人语此还”,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这份内心的宁静与真实,表达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致政侍郎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409)

吕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交城石壁寺二首(其一)

十里萦纡路转山,山城深入翠微间。

何年胜地云霞老,终日清风岁月閒。

池上蛰龙方隐伏,岩前游客暂跻攀。

却嗟鸾绰遗居在,难向空阶一叩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游交城石壁寺二首(其二)

山僧何事下山迎,步彻山腰到寺庭。

清梵一声沈夕籁,碧岚千幅展春屏。

自惭缰锁非真赏,乍见林泉似独醒。

回首暮钟留恨处,断烟层霭倍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信相院林亭

深静禅门秋复春,不知门外是红尘。

满庭修竹有君子,终日好风如故人。

曲径最宜巢翠羽,澄潭犹足养纤鳞。

年年寓泊知閒味,每谢林泉作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按视麋枣堰次韵

郊原气象欲迎春,祠下乔林秀色匀。

数里旧防能禦患,二江流水不迷津。

舆言此日蒙深利,惠政当时念远人。

公意勤勤议增筑,又逢贤杰继芳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