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碧山

竹光团野色,山寺午钟稀。

饥鸟窥僧榻,狂花溅客衣。

屏萝欺绘笔,石溜送琴丝。

静意谁堪会,流莺时一啼。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句“竹光团野色”,以竹影斑驳,映衬出山野的自然之美,竹子与光线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和谐的氛围。接着,“山寺午钟稀”一句,点明时间已至正午,山中寺庙的钟声稀疏,更添了几分宁静与空灵。

“饥鸟窥僧榻,狂花溅客衣”两句,通过鸟儿窥视僧人休息之处和花朵溅湿过客衣物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山林中的生机与活力。鸟儿的饥饿与花儿的狂放,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屏萝欺绘笔,石溜送琴丝”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观。屏风上的藤蔓似乎在戏弄着画家的笔触,石缝间滴落的水珠仿佛是为琴弦注入了生命,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的美感。

最后,“静意谁堪会,流莺时一啼”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之美的深深感悟。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黄莺的啼鸣,似乎再无其他声音打扰这份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卢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大岩山

岩深秋欲暝,壁势若飞空。

沓嶂围天外,阴泉吐雾中。

石藤多卷曲,竹树郁菁葱。

冥悟寻真契,兹山趣亦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己亥元旦试笔次李西莲韵

万里条风拂曙晴,草堂春色动江城。

疏慵久应偕中散,旷达何须效步兵。

绕座屠苏欣劝酒,几家鸾玉竟吹笙。

芳时不羡谈经席,自爱梅花索笑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王燕友归里唔同社诸子韵

长安杯酒胜交初,况是髫年砚席余。

君已鸾台荣献纳,我还北阙未征除。

星应喉舌通辰极,径辟羊求总寂居。

一自草堂甘赋隐,不堪涸辙对悬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冒巢民年伯六十双寿

六十年来水绘园,笔酣五岳小乾坤。

鹿车偕隐推先达,虎观传经有后昆。

一日党人留信史,千秋才子骂权门。

锦堂留作斑斓舞,忠孝清名海内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