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至京口》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诗人北上南下途经京口(今江苏镇江)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触。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京口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既有对过往兴衰的感慨,也有对当下景象的描绘。
首联“北上南徐舣画桡,欲将兴废问前朝”,开篇即点明行程方向与目的,诗人乘舟而行,意欲探寻京口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过往的追思与探索之心。
颔联“依山城郭高低堞,近水人家早晚潮”,描绘了京口城郭与水乡的自然景观。山峦与城墙相映成趣,高低错落的城堞展现出城市的雄伟;靠近水面的人家,随着潮汐的涨落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水乡生活的画卷。
颈联“风到海门鸥社散,草青江路雉媒娇”,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自然风光。海门之风带来鸥群的散去,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之美;江边青草覆盖的道路旁,雉鸡的叫声显得格外悦耳,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梦溪风物今何在,故垒离离细柳凋”,则转向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梦溪是京口的一处古迹,如今其风物是否依旧?古老的壁垒上,细柳已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京口这一历史名城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