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夜月色尤佳与韦去非东亭小酌

秋来瑶海浴婵娟,天上人间又一年。

有酒何妨三夜看,无云尚见九分圆。

楼台迥忆仙游眼,村落遥思禁曙烟。

斗柄衔山风露冷,归来清绝不成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秋天来临,瑶池中的月亮如仙女般明亮,人间又度过了一年。
如果有酒,不妨连续三个夜晚欣赏,即使没有云彩,也能看到几乎完整的月亮。
在高楼台上回想起仙人游览的景象,远方的村落让我遥想拂晓的炊烟。
北斗星挂在山头,寒露沾湿了清风,回来后心境清冷,难以入眠。

注释

瑶海: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月宫。
婵娟:形容月亮明亮、美好。
有酒何妨:即使有酒,也愿意用来赏月。
九分圆:指月亮接近满月的状态。
仙游眼:想象中的仙人游览的景象。
禁曙烟:拂晓时分升起的炊烟。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颗,用来指示方向。
风露:带有露水的微风。
清绝:清冷至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借着明月和酒,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与对遥远所思的怀念。

"秋来瑶海浴婵娟,天上人间又一年。" 这两句写出了秋季的月亮如同洗涤过的一般洁净明亮,每年这个时候总会让人感慨。

"有酒何妨三夜看,无云尚见九分圆。" 酒是诗人常用的意象,这里用来伴随赏月,表达了诗人的豪放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无云的夜空让明月更加突出,九分圆则描绘了一轮将满的月亮。

"楼台迥忆仙游眼,村落遥思禁曙烟。" 诗人在高处眺望,回想起过往的美好时光,而对于远方的村落,则是通过早晨的薄雾来表达对那边的思念。

"斗柄衔山风露冷,归来清绝不成眠。" 这两句则写出了夜深人静的凉意,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清澈而孤寂,以至于无法入睡。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月色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美好自然环境中的自我体验与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和子应游万州岑公洞

泉细或疑雨,岩深微见天。

暂来如可老,长往不难仙。

石髓层层落,松声树树传。

欲归重回首,明月傍船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上知己

十年宦海尘埃客,文墨于人有底功。

天远宁知心匪石,官卑不许气如虹。

唐虽未老行将老,衍不应穷究竟穷。

何日得君天上去,收云拾雨借长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中秋探韵坤字

山雨连秋懒出门,婵娟佳节更堪论。

一年有限天知已,万里无云月返魂。

淡影参差收海岳,清光浮动洗乾坤。

拟凭樽酒相酬答,遮莫沈沈下别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云安下岩二首(其二)

曩游成断梦,再至是陈人。

揽景追前迹,寻诗拂旧尘。

孤松难破冻,细草易生春。

晴日江天好,凭栏愁更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