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四)

道醇泮宫识面,德润梓里知名。

相从固应未晚,畏君难弟难兄。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翻译

在醇厚的学府中相识,品德如梓里的清泉闻名。
相伴相随本不应太迟,但担心你我如同难以逾越的兄弟关系。

注释

道醇:指学问深厚或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
泮宫:古代的学府,特指太学。
识面:初次相识或结识。
德润:美德像滋润的土地一样。
梓里:故乡,家乡。
知名:出名,有名气。
固应:本来就应该。
畏:担心。
难弟难兄:形容关系亲密,难以区分谁大谁小,这里可能表示担心友情深厚难以超越。

鉴赏

这段诗句出自北宋时期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四)。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德行的赞美。

"道醇泮宫识面,德润梓里知名。" 这两句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品德和才华的认可。在古代文化中,“道”意味着交流与理解,而“醇泮”则象征纯洁和深远。将这词语用于形容人际关系,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梓里"本指竹林中的空地,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德行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从固应未晚,畏君难弟难兄。"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间关系的慎重态度。这里的“相从”指的是相互之间的情谊,“固”字用来强调这种情谊是坚固的。"未晚"意味着还没有到达极致,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深化的期望。而最后一句则表明在对待朋友关系时,既不敢轻易以兄自居,也不敢贸然以弟自视,体现了一种谦逊和敬重的情怀。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三)

奇峰一叠两叠,乱涧清流浊流。

那识高人胜处,阒然心地能幽。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二)

啼鹃底用流血,渴水犹贪饮河。

勿谓山雷象浅,人生口祸常多。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其一)

七事疑生何晏,三爻梦感虞翻。

独养灵龟不昧,有人高卧颐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其三)

一点春回枯蘖,万家噪动寒墟。

凤饼龙团玉食,伤心半入穹庐。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