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

灵岩山势异,金地景难穷。

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

千峰罗雉堞,万仞耸屏风。

飞鹤来清窦,刳鱼挂古桐。

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

势彻河壖远,形差岳镇雄。

仙闾邻峻极,日观伴穹崇。

邃洞连蓬岛,重峦凿梵宫。

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笼。

献寿嵩衡并,分茅海岱同。

艮方标出震,午位对升中。

岚滴晴烟碧,崖铺夕照红。

巍峨齐太华,奇胜敌崆峒。

鍊句共诗客,模真怯画工。

天孙分怪状,神化结全功。

吟赏慵回首,云泉兴愈隆。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灵岩山势独特,美景难以穷尽。
塔影遮蔽层层天空,钟声回荡在半空中。
无数山峰排列如城墙,万丈峭壁似屏障。
飞鹤从清澈溪流而来,鱼儿悬挂在古桐之上。
此地曾有高人四绝之称,地位仅次于三公。
山势直通远方河岸,形态比肩名岳,显得雄伟。
仙人住所邻近高峰,日观峰与它并立,崇高无比。
深洞相连于蓬莱仙境,重重山峦间建有佛寺。
登高望远能消世俗烦恼,登山让人脱离尘世喧嚣。
此山与嵩山、衡山并列献寿,海岱之地也共享其名。
艮方象征着东方,午位对应中央方位。
晴空下山岚滴翠,夕阳映照崖壁如火。
其巍峨可比太华,奇丽景色堪比崆峒。
我与诗友一同炼句,描绘美景却怕画工无法捕捉。
天上的织女分赐了这奇特景象,神妙变化成就了这一切。
沉迷于吟咏欣赏,不愿回头,云雾泉水更增游兴。

注释

灵岩:灵异的岩石。
金地:形容景色富丽。
雉堞:城墙上的矮墙。
邃洞:深邃的洞穴。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
神化:神奇的变化。
云泉:云雾和泉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灵岩”的山水景观,通过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般的自然环境之中。

诗人以“异”、“难穷”开篇,既点明了灵岩山势之奇特,也暗示了其壮丽景色的无限深长。接下来的几句:“塔影遮层汉,钟声落半空。千峰罗雉堞,万仞耸屏风。”则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描绘出灵岩山中错综复杂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的情状。

“飞鹤来清窦,刳鱼挂古桐。”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禽兽的自由自在,以及岁月流转下自然界的静谧和古老。紧接着,“名曾参四绝,封合亚三公。”诗人引入历史与文化元素,强调灵岩之地不仅自然风光独特,而且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接下来的内容中,诗人继续用“势彻河壖远,形差岳镇雄。仙闾邻峻极,日观伴穹崇。”等句,进一步描绘出灵岩山势之雄伟和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而“望应销俗虑,登喜出尘笼。”则表达了诗人在此仙境般景致中所获得的精神净化和心灵解脱。

后半部分,“献寿嵩衡并,分茅海岱同。艮方标出震,午位对升中。”等句,则是对于灵岩之地的崇拜与敬仰,以及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永恒传承下去的情感表达。

最后几句“岚滴晴烟碧,崖铺夕照红。巍峨齐太华,奇胜敌崆峒。”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灵岩山中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无比的赞美和向往。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也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上的寄托。

收录诗词(5)

李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烘丽萼红萦火,雨过菖条绿喷烟。

形式: 押[先]韵

金紫岩

百尺云岩道院边,晓钟疏磬思悠然。

荷间酌酒和清露,石上题诗染翠烟。

半岭泉鸣通古涧,数家秋尽隔寒川。

西风似欲吹人起,去逐骑鲸汗漫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张叔夜挽诗二首(其二)

命世文章伯,鸿枢柱石臣。

殒身因卫社,嗣德岂无人。

丹旐西原路,輀车万里春。

一门蒙待遇,徒有泪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张叔夜挽诗二首(其一)

声名凛凛动寰区,忠义存心老不渝。

奋不顾生惟尽节,虞无遗策悉嘉谟。

独提南服三千旅,首冒重围万死涂。

时事已更身已逝,惟将阴德付鹓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