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为代人张抚干的母亲所作的挽辞。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自愧升堂旧”,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与逝者之间关系的谦逊认识,暗示了他们曾有过亲密的交往或师徒关系。接着,“乡闾复外姻”一句,点明了逝者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不仅限于普通的乡邻或亲戚,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情感联系。
“那知伏枕日,正值辍舂辰。”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病重卧床的日子,恰逢农事繁忙之时,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紧迫。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逝者身体状况的关切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帉帨方长夜,蘋蘩忍独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生病的夜晚比作漫长的黑夜,而春天的到来则象征着生命的复苏。然而,面对逝者的离世,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无法忍受春天独自到来的孤独感。
最后,“谁传绛帐学,季子本天麟。”这两句是对逝者品德与才华的高度赞扬。绛帐学,原指古代学者教授弟子时所坐的席位,这里借以赞美逝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季子,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以其贤德著称,此处用以形容逝者品德高尚。同时,以“天麟”来比喻逝者,既表达了对其天赋异禀的肯定,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超凡脱俗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