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引/江城梅花引(其二)养源再赋,余亦载赓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轻桡。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

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

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

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

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

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密的《明月引·江城梅花引(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画面。"雁霜苔雪冷飘萧",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通过雁阵、霜雪和凋零的苔藓,展现出季节的变迁和孤寂之感。"断魂潮"三字,寓含离别之情,轻舟摇曳,似乎承载着主人公的离愁。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描绘了女子在高楼之上,夜晚梦见吹奏玉箫的情景,暗示了思念与梦境中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情,云天相隔,人影难觅,只有泪水伴着雨滴,寄托无尽的哀愁。

下半部分,词人转向自我抒发,"愁多病多腰素消",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身体的衰弱。"倚清琴。调大招",借抚琴表达深沉的情感,而"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则揭示了时光流逝、孤独无依的落寞。最后,"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以月色花影映衬内心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春光易逝,而心事未了。

结尾"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词人反复追问春天,春天却无声无息地再次来临,将思绪引向远方的西湖,但具体是哪座桥,却未明说,留下无限遐想,也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变迁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明月引/江城梅花引(其一)

舞红愁碧晚萧萧。溯回潮。伫仙桡。

风露高寒,飞下紫霞箫。

一雁远将千万恨,怀渺渺,剪愁云,风外飘。

酒醒未醒香旋消。采江蓠,吟楚招。

清徽芳笔,梅魂冷、月影空描。

锦瑟瑶尊,闲度可怜宵。

二十四阑愁倚遍,空怅望,短长亭,长短桥。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采绿吟

采绿鸳鸯浦,放画舸、水北云西。

槐薰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

点尘飞不到,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

想明珰、凌波远,依依心事寄谁。

移棹舣空明,蘋风度、琼丝霜管清脆。

咫尺挹幽香,怅岸隔红衣。

对沧洲、心与鸥闲,吟情渺、莲叶共分题。

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合翠微。

形式: 词牌: 采绿吟

南楼令/唐多令(其一)次陈君衡韵

桂影满空庭。秋更廿五声。一声声、都是消凝。

新雁旧蛩相应和。禁不过、冷清清。酒与梦俱醒。

病因愁做成。展红绡、犹有馀馨。

暗想芙蓉城下路,花可可、雾冥冥。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南楼令/唐多令(其二)次陈君衡韵

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送新愁、千里孤鸿。

摇落江蓠多少恨,吟不尽、楚云峰。往事夕阳红。

故人江水东。翠衾寒、几夜霜浓。

梦隔屏山飞不去,随夜鹊、绕疏桐。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