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郑二宣江上泛舟

载酒入江邑,酒多江正长。

酣来散予缨,濯向春流香。

东壁过疏雨,西崦残夕阳。

猿禽相啸叫,云水共清苍。

夕景更汎览,客程殊未央。

鱼风苇上起,蚌月波中光。

尝以事泮奂,永期名迹忘。

乘槎予岂必,聊复咏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同郑二宣江上泛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郑二宣一同在江面上畅游的情景。首句“载酒入江邑”展现出他们带着美酒前往江边城镇的欢快气氛。接着,“酒多江正长”暗示着江水的辽阔与酒意的浓厚,为后文的畅饮和沉浸自然做了铺垫。

“酣来散予缨,濯向春流香”两句,通过饮酒后的轻松洒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水边洗涤心灵,感受江水带来的清新香气。接下来的“东壁过疏雨,西崦残夕阳”,描绘出傍晚时分的江景,雨后的东岸和夕阳余晖下的西山,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猿禽相啸叫,云水共清苍”进一步渲染了江上的自然生态,猿猴和禽鸟的鸣叫,以及云雾与江水的交融,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乘兴欣赏“夕景更汎览”,感叹旅程尚未结束,表达对未知美景的期待。

“鱼风苇上起,蚌月波中光”描绘了江面的动态景象,鱼儿在芦苇间穿梭,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最后,诗人表示这次泛舟的经历将铭记于心,希望借此忘却世俗之事,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江上泛舟的惬意与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斋中晓起

飏飏城鸦散,鼕鼕戍鼓绝。

空庭寂无人,衣上有残月。

清池盥漱罢,高韵风中发。

爽气山前来,吾襟抱冰雪。

形式: 古风

同诸生登絓月兰若

金人青莲宇,乃在白云里。

久与名僧期,乘閒却来此。

入门闻经梵,絓壁见巾履。

落涧泉影红,侵廊藓花紫。

海天正南豁,一望见千里。

独树川上浮,孤烟岛边起。

予生况多暇,所性乐山水。

真赏非外求,冥心巢居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宿郡斋水亭呈林八博士

孤琴水亭夕,客至罢鸣弹。

况有樽中醪,斟之罄情欢。

濯足向清泚,披襟散尘烦。

仰见海上月,兼之天籁寒。

斋舍何萧条,蓬门若丘樊。

深竹读书处,百虫鸣夜残。

予怀良已舒,为君咏幽兰。

形式: 古风

寄王六校文兼似吴二太守

京师三月春雪飞,雪后馀寒添着衣。

曹官禄薄酒苦贵,一饮百钱恒不醉。

忽然停杯忆乡里,美髯校文最知己。

作诗断不让高岑,醉后狂吟狂欲死。

有时忽得意,竟上金鸡山。

弹琴酌酒送飞鸟,心比白云閒更閒。

虎头岩前柳拖地,龙池溪上花满湾。

醉归骑得将军马,城上乌栖门未关。

白头太守别来久,别后还能相忆否。

词赋终为纸上尘,功名不及杯中酒。

芭蕉叶长近何如,前月人来不寄书。

莫言闽海少飞雁,何事秦淮多鲤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