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镜湖三百里,往来寒日中。

小甑炊雕胡,玉食无此美。

卧闻水鸟声,世念去如洗。

知此恨太晚,享此恐不足。

南山忽已昏,更就渔村宿。

形式: 古风

翻译

桑叶落下可以酿酒,草木枯黄能唤猎鹰。
一生中这样的时刻,豪情壮志倍增。
如今景致不同,哪怕千金也买一顶小船。
镜湖三百里,只在寒日中来往。
小锅煮雕胡鱼,美食中难有此般滋味。
躺听水鸟鸣叫,世间烦恼尽消。
深知遗憾已晚,怕是享受不够。
南山渐渐昏暗,今晚就在渔村歇宿。

注释

桑落:桑叶落下。
酿酒:制作酒。
草枯:草木枯黄。
呼鹰:召唤猎鹰。
意气:豪情壮志。
十倍增:增加很多。
境界别:景致不同。
短篷:小型船只。
镜湖:湖名。
三百里:三百里长。
小甑:小锅。
雕胡:雕胡鱼。
玉食:珍贵的食物。
无此美:没有这样美味。
水鸟声:水鸟鸣叫声。
世念:世俗的忧虑。
恨太晚:遗憾已晚。
享此恐不足:恐怕享受不够。
南山:指代远处的山。
渔村宿:在渔村过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秋季十月泛舟湖中的情景。首句“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展现了丰收季节的田园风光,桑叶落尽可以用来酿酒,草木凋零适合放飞猎鹰,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接下来,“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豪情。

诗人感慨“即今境界别”,暗示眼前的景色与平日不同,他愿意花费千钱购买一顶短篷,以便更好地享受镜湖三百里的美景。在湖上,他品味着精致的雕胡饭,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美食。夜晚,听着水鸟的鸣叫声,一切尘世烦恼仿佛都被洗净,心境变得清澈。

然而,诗人意识到自己“知此恨太晚”,未能早些体验这样的生活,担心自己可能无法长久享受这种宁静与美好。天色渐晚,南山隐没在暮色中,他决定在渔村过夜,进一步沉浸在这份恬静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流露出一种超脱与留恋交织的情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十月四日夜记梦

四客联辔来,我醉久不知。

倒衣出迎客,愧谢前致辞。

客意极疏豁,大笑轩须眉。

礼岂为我设,度外以相期。

衮衮吐雄辩,泠泠诵新诗。

共言携酒壶,扫地临前墀。

意气相顾喜,忽如少年时。

老鸡不解事,唤觉空嗟咨。

涉世四十年,贤隽常追随。

尔来风俗坏,动脚堕险巇。

森然义府刀,谁为叔度陂。

起作四客篇,捕影吾其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十月旦日至近村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

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

今年虽饥却少安,县吏不来官放税。

形式: 古风

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短歌以记之

昔我从行台,宿师南山旁。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入冬即大雪,人马有仆僵。

土床炽薪炭,旃毳如胡羌。

果蔬悉已冰,熟视不得尝。

猎骑荷戈归,争献狐与狼。

是时意气快,岂复思江乡。

迩来四十载,馀景迫耄荒。

结茅镜湖曲,气候岁靡常。

残暑排不去,单衣作重阳。

霜晚木未丹,地燠草不黄。

玄冥失号令,疟鬼意颉颃。

忽焉风雨恶,纵击势莫当。

颇疑地撼轴,又恐河决防。

和泥补窍穴,乞火燎衣裳。

霰雪虽未作,疾疠幸退藏。

风炉荠糁美,瓦甑粳饭香。

比邻共安健,相与歌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卜居二首(其二)

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溯三巴掠夜郎。

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

雪山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

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