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藓径踏层斑,高林古木间。
雁随平楚远,云共太虚闲。
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
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
诗人以藓径踏层斑开始,描绘出一幅深山幽径的画面,藓苔覆盖的小路彷彿在古木丛中蜿蜒前行。接着“雁随平楚远”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遐想与向往,似乎在追寻着那些远去的斑斑点点,如同大雁般飞向远方的所在。而“云共太虚闲”则显得更为超脱,云与太虚(即天空)之间的交融,让人感到一种出世的宁静与悠闲。
晚霭昏斜谷,晴阳露斗山,是对光线变化的细腻描绘。诗人捕捉到了傍晚时分,阳光透过山谷的那份温婉,以及晴朗天气下,山峦间露出的星辰之美。
最后,“将身就清旷,名路尔何颜”,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在这片清旷的地方,将自己的身心寄托其中,那些世俗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诗人的心灵在这自然与宁静中找到了归宿。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短彴疏篱入野扃,竹烟松露满襟清。
奔湍激险飞寒响,弱蔓穿深挂晚英。
惜去更观曾画壁,记来重注旧题名。
门前便是红尘道,谁肯同过洗俗缨。
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世泽传清范,戎韬演秘谋。
雄藩未赐节,大壑忽移舟。
谢氏胡床在,羊公羽扇收。
光华归令子,何恨掩泉丘。
公休时得岸轻纱,门外谁知吏隐家。
斗鸭整群翻荇叶,乳乌无数堕松花。
携琴秀野弹流水,设席芳洲咏落霞。
向晚双亲共诸子,相将来此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