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西南边陲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风土人情。首句“西南天尽处,高踞百蛮秋”以夸张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仿佛站在天地之交,俯瞰着百蛮之地的秋色。接着,“风俗黔中近,江山楚上游”则点明了地理位置,既靠近黔地,又位于楚地的上游,展现了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箐浓蛇屈曲,云密鸟钩辀”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林间的景象。茂密的竹林如同蜿蜒的蛇,曲折延伸;云雾缭绕,使得飞鸟的叫声显得格外悠长,充满了自然的韵律美。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最后一句“介子祠堂在,论功世寡俦”提到了当地的历史遗迹——介子祠堂,这里纪念的是介子推,春秋时期的忠臣。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忠诚与功绩的颂扬,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一个偏远之地,能够找到如此值得纪念的人物,实属难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