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

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月亮和桂花应当都珍爱这宁静,溪边的堂屋也因人们的清雅而增添光彩。
接受了五枝桂花的馈赠,心中喜悦如同眼睛更加明亮。
红色的芍药在华丽的宫殿中显得羞涩,红霞也不敢靠近那赤城的高处。
只剩下焚烧蜡烛欣赏桂花的习俗,这样的美事又能为公众带来多少荣誉呢?

注释

月桂:指代月亮和桂花,象征高洁。
溪堂:溪边的堂屋,可能指聚会或赏景的地方。
清:形容人的品性清雅。
五枝蒙折赠:接受的五枝桂花,可能是礼物或敬意。
双目喜增明:比喻心情愉快,眼睛也明亮起来。
红药羞丹禁:红色芍药在华丽的宫殿中显得羞涩,可能暗示其不俗的气质。
彤霞:红色的云霞。
赤城:可能指代某个地名,也可能象征高远之地。
烧烛赏:焚烧蜡烛以欣赏桂花,古代习俗。
有底置公荣:到底能给公众带来多大的荣耀,表达对这种习俗的反思。

鉴赏

这首宋诗《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是虞俦所作,诗人以月桂为引,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林子长赠送丹桂的感激之情。"月桂天应惜"暗示了丹桂的珍贵,如同月亮般备受上天眷顾。"溪堂人与清"则描绘了分赠的环境,溪边堂前,氛围清新。诗人欣喜地接受五枝丹桂,认为这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愉悦,也使心灵更加明亮。

"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运用比喻,将丹桂比作红药和彤霞,意在强调其鲜艳夺目,连红药和天边的晚霞都为之逊色。最后两句"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美意的赞赏,认为这样的馈赠超过了公家的荣耀,更多的是私人情感的交流。

整体来看,虞俦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丹桂的高洁,又寓含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赠答诗。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林卿盘隐诗(其二)

倘佯三径里,陶冶一家春。

笔下文为富,胸中道不贫。

穷通知有命,行止信非人。

第恐归田计,翻成要路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绍兴钱参政贡院落成

能为君王猎隽英,区区循吏笑西京。

忽看广厦千间辟,蚤觉先春万木荣。

有客囊中来露颖,何人垄上去佣耕。

知公造化无遗物,咫尺龙门雷电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郁簿

先生雅意在垂虹,底事鸾栖枳棘中。

几欲上书排北阙,却应举扇障西风。

官清高枕梦魂好,兴动长吟诗句工。

琐琐升沉何足道,只凭心地与天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俞孚仲游南坡(其一)

列岫峥嵘栋宇连,平栏曲砌俯氓廛。

坐谈风月三千里,直傍云烟咫尺天。

栗里尚怀陶靖节,竹林还想杜樊川。

冷官幸有田园乐,笑谢苏公乞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