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五)

人心如人面,观人所宜慎。

古人心坦夷,改过岂尝吝。

今人心险艰,笔锋作刀刃。

古今人不同,光景同一瞬。

置此勿多谈,且复谈世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心的差异与古今人的不同。诗人首先提出“人心如人面”,强调观察人心应当谨慎。接着,通过“古人心坦夷,改过岂尝吝”与“今人心险艰,笔锋作刀刃”的对比,揭示了古人与今人在性格上的差异——古人坦诚、宽容,愿意改正错误;而今人则心机深沉,言语犀利,如同锋利的刀刃。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担忧。

“古今人不同,光景同一瞬”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但人性的本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最后,“置此勿多谈,且复谈世运”则表明诗人认为讨论这些个人特质的意义有限,更应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心差异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思考,以及对时代背景下的世运的关注。

收录诗词(324)

王祎(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 字:子充
  • 籍贯:义乌来山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六)

世运有污隆,代谢由一气。

人身囿其中,草木共荣悴。

奈何桃李花,颜色图久媚。

所以特达人,每洒英雄泪。

百年未足凭,千载当可觊。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七)

所觊身后名,遗芬比猗兰。

身焉匪金石,讵傲霜雪寒。

不朽苟有托,年岁任其阑。

朝闻夕可死,用力非无端。

心至力靡逮,抚膺徒慨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八)

慨叹将何为,愿言启茅塞。

先生括苍彦,长髯漆光黑。

平生守劲节,枉直较寻尺。

著书三万言,石室岂寥寂。

还携青黎杖,来作朱履客。

不才托末契,承训庶朝夕。

形式: 古风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其九)

朝夕操铅刀,而以亲龙渊。

锐钝固辽绝,物类幸相连。

斯文如一线,萧条今可怜。

孰其任兹事,回澜涨百川。

念之心皇皇,中宵不能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