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寄贺李修孺移利宪》。诗中以“才出关来又入关”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关”这一意象,既指地理上的关隘,也暗喻人生的转折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修孺仕途变迁的感慨。
“欲闲天意未教闲”,诗人借天意表达对友人虽有退隐之意,但现实并未允许其闲适的愿望,流露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无奈。接着,“一生孤直知心处,三度交承隔政间”,诗人赞美友人一生正直,知心识人,虽在政治上有所隔阂,却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衷。
“食蔗羡君方有味,过屠怜我尚何颜”,诗人以食蔗和过屠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生活情趣的羡慕和对自己处境的自嘲。食蔗之甘甜象征着友人的生活满足与快乐,而过屠之尴尬则映射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尴尬与无奈。
最后,“功名不是蹉跎物,犹惜清时共仰攀”,诗人强调功名并非虚妄追求,而是值得珍惜的机会,表达了对友人能在清明时代共同追求事业的赞赏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