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越台登眺(其二)

南国新秋至,凭高忆所欢。

欲裁芳杜曲,遥寄碧云端。

落木城边暮,孤鸿天际看。

危岑一以眺,沧海正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南国的高处,面对着秋天的到来,心中回忆起心爱之人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美感。

首句“南国新秋至”,点明地点与季节,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为全诗奠定了季节性的背景。接着,“凭高忆所欢”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站在高处,心中满是对某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抒发,既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欲裁芳杜曲,遥寄碧云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想要采摘芳香的杜花,编织成美丽的花束,然后将这份心意寄托在遥远的云间,传递给思念的人。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浪漫想象,也蕴含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落木城边暮,孤鸿天际看。”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壮阔的氛围。夕阳西下,落叶飘零,城边一片寂静;而在天际,一只孤独的大雁飞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种景象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危岑一以眺,沧海正漫漫。”最后两句,诗人站在险峻的山峰上远眺,只见无边的海洋在眼前展开,广阔而深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更加深沉和辽阔,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一位诗人面对秋天、面对思念时的复杂心情。它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也反映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镜

神工铸金液,扬彩秦王宫。

菱花秋不落,冰魄照踰空。

鹊起瑶台上,龙盘宝匣中。

无嗟形影隔,皎洁与心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与林邦阳夜话

旅馆时相访,怜君情最亲。

明灯话乡土,把酒叹风尘。

雁叫霜来早,乌翻叶堕频。

谁知今夜里,同是忆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山人游北岳兼谒舜泽苏公

尔作西京客,还寻北岳游。

黄云经紫塞,白发忆丹丘。

久谢区中累,行参幕下筹。

悬知登览罢,长啸拂吴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答皇甫稽勋子循

飞云传丽藻,披雾协深情。

宦觉潘郎拙,人怜谢客名。

折麻今日意,汗竹几时成。

对此芳春色,无嗟白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