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的《答皇甫稽勋子循》。诗中以“飞云”、“丽藻”、“折麻”等自然景象和文化符号为载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身官场生涯的感慨。
首联“飞云传丽藻,披雾协深情”,以“飞云”象征传递友情的使者,“丽藻”比喻华丽的文辞,描绘出诗人通过文字与友人交流的情景,如同云雾中的美景,既美丽又神秘,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
颔联“宦觉潘郎拙,人怜谢客名”,借用了潘岳和谢灵运的典故,潘岳自认在官场上的拙劣表现,而世人却因谢灵运的才华而对他心生怜爱。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在官场的不适应与对友人才华的欣赏进行对比,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友人才华的赞叹。
颈联“折麻今日意,汗竹几时成”,“折麻”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携带的文书,此处指诗人今日的心意;“汗竹”则是形容文章的精妙,比喻诗人的作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像折麻一样被友人理解,同时期待自己的作品能够如汗竹般精妙,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期待。
尾联“对此芳春色,无嗟白发生”,诗人面对着春天的美好景色,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但并不因此而感到悲哀。这句话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命的流逝,也能从自然的美好中找到安慰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