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亭听涛次韵

曾趋官阁待春潮,笑语浑疑燕蓼萧。

乍听怒涛云浩浩,还看良月夜寥寥。

早知沙上无寒雁,可有仙人倚洞箫。

此日瀛壖成梦想,天边谁与度银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斐亭听涛次韵》由清代诗人林菼所作,描绘了在亭中聆听江涛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首联“曾趋官阁待春潮,笑语浑疑燕蓼萧”,诗人回忆过去在官阁等待春潮时的情景,那时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如同燕子在蓼草间轻盈飞翔,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颔联“乍听怒涛云浩浩,还看良月夜寥寥”,转而描写当下,突然听到汹涌澎湃的江涛声,如云海般浩瀚,而抬头望见明亮的月亮映照在寂静的夜晚,一片寥廓。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颈联“早知沙上无寒雁,可有仙人倚洞箫”,诗人感慨,早知道沙滩上不会有寒冷的大雁停留,那么是否会有仙人倚靠洞箫,在这静谧的时刻悠然自得。这一联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此日瀛壖成梦想,天边谁与度银桥”,诗人感叹,今日的景象只能成为梦想,而在遥远的天边,又有谁能与自己一同度过这如银的桥梁呢?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理想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1)

林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夏村居

嫩绿轻阴竹放梢,二三野老日论交。

草堂未雨先防漏,閒补风檐一把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肴]韵

芦花

不共东篱载酒欢,白头终古寄江干。

鸥盟浅渚秋波淡,雁落沧洲夜色寒。

寞寞轻烟馀剑气,茫茫飞絮扑渔竿。

琵琶亭外横舟处,有客低吟独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守樵福州

卌载客台阳,沧桑感一场。

白头遭乱世,赤手怕还乡。

有命何妨俟,无才祇自伤。

故人如问讯,诗酒尚颠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转车

周舆殷辂古来誇,争似飞轮自转佳。

两足踏翻新日月,风行雷厉遍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