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寿蓉为悼念其母亲所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合肥寿母双旆瑶池”,开篇即以“寿母”点明主题,将母亲比作瑶池中的仙子,形象地描绘出母亲的高洁与长寿。“双旆”则暗示母亲生前的威仪与荣耀,瑶池则是仙境的象征,展现出对母亲超凡脱俗的赞美。
“桃宴倘相逢,旧雨金兰谈子舍”,这里运用了“桃源”、“金兰”等古典文学中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在世时温馨家庭生活的怀念。桃宴象征着家庭聚会的欢乐,旧雨金兰则比喻母亲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子舍则是家的温馨所在,整体营造出一种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念昌水宗人廿年珂里,板舆今不御”,此句转而表达对母亲去世的哀痛之情。昌水宗人指的是家族中的长辈,珂里则是指母亲去世后,家族中的哀悼仪式。板舆,古代供老人乘坐的车,此处借指母亲的离世,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去世的深切哀悼。
“春风斑竹冷君山”,最后以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哀思。春风斑竹,斑竹在古代常与悲伤、离别相关联,冷君山则暗示了母亲去世后的寂静与凄凉。整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母亲生前生活场景的回忆以及对其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爱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