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翻译

柳树开始显出新绿,梅花飘散着粉色的花瓣。元宵节即将来临。
在小楼和深深的巷子里,月光朦胧,那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庭院中花影摇曳,珠帘内人声寂静,仍然感到心事重重、郁闷不乐。
如今对着美酒,反而增添了离愁,春天的衣服也显得瘦了,褪去了色彩。
远方的游子,你在哪里,草木茂盛的地方?你错过了我们的小聚和雅兴。
又有谁知道,在这个时刻,有人在灯下悄悄询问归期。

注释

弄色:显出新绿。
飘粉:飘散着粉色花瓣。
元宵近:元宵节即将到来。
春瘦:春天的衣服显得瘦了,形容春天的消逝。
小欢:小规模的欢乐或聚会。

鉴赏

这首宋词《御街行》是晁端礼所作,描绘了元宵节前后的情景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柳条弄色梅飘粉”起笔,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来临,柳树抽新绿,梅花绽放,粉色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富有生机与节日的喜庆气氛。

接着,“还是元宵近”,点出时令,暗示词人对佳节的期待。然而,“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则流露出词人对往昔元宵佳节的美好回忆,那时的月色朦胧,景色宜人,与今日形成对比,引出淡淡的哀愁。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进一步渲染了寂寞的氛围,庭中花影摇曳,室内珠帘垂落,词人独自一人,心情郁郁寡欢。此时此刻,他对酒而饮,却反而增添了心中的遗憾和苦涩。

“春瘦罗衣褪”借春天的消瘦比喻自己心境的消沉,衣物的褪色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词人感叹“王孙何处草萋萋”,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未能把握住眼前欢乐的懊悔。

最后,“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揭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他想象在某个角落,有人在灯火下暗自询问归期,这与他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更显其思乡之情深重。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37)

晁端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一作元礼。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字:次膺
  •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46~1113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

短亭杨柳接长亭。攀折赠君行。

莫怪尊前无语,大多分外多情。

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

且尽十分芳酒,共倾一梦浮生。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万年欢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

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

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

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

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

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形式: 词牌: 万年欢

遍地花

密约幽欢试思忖。教人又、怎生安稳。

算都来、些子精神,诮烦恼、看看瘦损。

也拟待、罗织伊家,图开解、较些可闷。

把从前、已往寻思,又无可、教人得恨。

形式: 词牌: 步蟾宫

感皇恩

蜀锦满林花,三年重到。应被花枝笑人老。

半开微谢,占得几多时好。便须拼痛饮、花前倒。

醉中但记,红围绿绕。人面花光斗相照。

缭墙重院,爱惜遮藏须早。免如攀折柳,临官道。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