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中秋好,蛰伏小楼中。

复壁蜗居难见月,危巢燕幕屡惊风。愁对一灯红。

形式:

鉴赏

这首《望江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叶恭绰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在小楼中度过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忧愁的情绪。

“中秋好”,开篇即点明主题,却以“好”字带出了一丝反讽,暗示了接下来将要展现的并非真正的美好。接着,“蛰伏小楼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小楼内度过的场景,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封闭感。

“复壁蜗居难见月”,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狭小和闭塞,连月亮都难以见到,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无奈。这里的“复壁蜗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小楼比作蜗居,形象地表现了空间的局促和生活的单调。

“危巢燕幕屡惊风”,则通过描写燕子在风雨中的不安,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宁和忧虑。燕子在巢中被风吹动,象征着外界的动荡和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最后,“愁对一灯红”,以一盏孤灯作为背景,渲染了孤独和忧愁的氛围。这盏红灯虽能提供一些温暖和光明,但同时也映照出四周的黑暗和寒冷,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整体来看,这首《望江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中秋佳节中诗人独处小楼的孤独、忧愁和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节日孤独情绪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江南

中秋好,举国正狂欢。

喜见银河方净洗,谁云玉宇尚高寒。另眼一相看。

形式:

减字木兰花.题陈■阶百尺楼词

笙竽万籁。岭海词流推几辈。风月平章。

此事输君擅胜场。微吟拥鼻。尚想当年湖海气。

邻笛凄清。愁听阳关煞尾声。

形式:

水龙吟.时序相催,悲愉无定。我闻如是,言愁欲愁,卅四年十月作

几番风雨鸡鸣,到头只是天难晓。

曙星无焰,繁霜匝地,惊涛萦绕。

今古消沈,春灯梦冷,晨钟声悄。

甚西园临赏,彩幡高矗,翻送尽,花多少。

休说芳期俊约,滞车轮、满街流潦。

钗分怅忆,珠还费泪,麝尘愁捣。

罥径藤深,沾泥絮乱,余春易老。

问蓬壶咫尺,家山何日,把寒烟扫。

形式:

浣溪纱.为冯文凤女士题诸名家梅花长卷

谁与梅花谱喜神。横斜写出梦中身。

水边林下亦前因。

未分寒香增月色,只余傲骨表霜晨。

一枝珍重岭南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