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时序相催,悲愉无定。我闻如是,言愁欲愁,卅四年十月作

几番风雨鸡鸣,到头只是天难晓。

曙星无焰,繁霜匝地,惊涛萦绕。

今古消沈,春灯梦冷,晨钟声悄。

甚西园临赏,彩幡高矗,翻送尽,花多少。

休说芳期俊约,滞车轮、满街流潦。

钗分怅忆,珠还费泪,麝尘愁捣。

罥径藤深,沾泥絮乱,余春易老。

问蓬壶咫尺,家山何日,把寒烟扫。

形式:

鉴赏

此诗描绘了时光流转,悲喜无常的人生况味。开篇以“几番风雨鸡鸣”起笔,暗喻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雨交加中,黎明却迟迟不来,象征着世事的艰难与不易。接着,“到头只是天难晓”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曙星无焰,繁霜匝地,惊涛萦绕”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苦涩。接下来,“今古消沈,春灯梦冷,晨钟声悄”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甚西园临赏,彩幡高矗,翻送尽,花多少”几句,借景抒情,以西园赏花的场景,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翻送尽,花多少”则直接点明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

“休说芳期俊约,滞车轮、满街流潦”两句,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滞留的车轮,在满街的积水(流潦)中艰难前行,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钗分怅忆,珠还费泪,麝尘愁捣”几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离别与重逢之间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罥径藤深,沾泥絮乱,余春易老”三句,以藤蔓的缠绕、飞絮的纷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问蓬壶咫尺,家山何日,把寒烟扫”四句,以对仙境的向往与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以及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无常、悲欢离合与对未来的迷茫,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为冯文凤女士题诸名家梅花长卷

谁与梅花谱喜神。横斜写出梦中身。

水边林下亦前因。

未分寒香增月色,只余傲骨表霜晨。

一枝珍重岭南春。

形式:

水龙吟.闭门病隐,景物非春,灯影机声,萦怀象外。因成此什,以写我忧

望中胜事园林,何缘屡遣芳期误。

东风乍过,西风又紧,长幡空护。

匝地鹃啼,遥天鹤返,与谁同语。

甚随流一叶,凌波双桨,浑盼断,家山路。

休仗衔书青鸟,秘瑶池、满城飞絮。

翻阶红药,只今赢得,看花如雾。

紫玉烟沈,鲛珠泪竭,彩云难驻。

好三生梦觉,返魂香爇,觅归真处。

形式:

清平乐.遐忆

璇宫梦远。独夜余肠断。望极飙轮千万转。

愧逊淮南鸡犬。剧怜残照疏林。东风碾尽琴心。

谁分来鸿去燕,都成填海冤禽。

形式:

鹧鸪天.民国二十四五年,余屡游沧浪亭,极赏结草庵巨栝,曾有诗咏之。书院红梅一株,色夺朱砂,亦罕见物。兵后蒋吟秋来告二物均无恙。余乃约蒋合绘苍栝红梅图,留苏州图书馆中,以存故事,并题此词

步屧随风欲放颠。沧浪一曲共延缘。

梅新浥露宜临水,栝老禁霜莫问年。

凭画笔,写情筌。鬓丝禅榻费茶烟。

重来怕只南园树,能说当时已惘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