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单令

曾步雩风咏晚春,肯教清镜受纤尘。

诗书渐与心为一,文字终惭笔有神。

弈局不争先后手,醉乡常值圣贤人。

得时花卉千千状,须倩能诗为写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曾在春风中漫步吟咏暮春的景色,怎能让清澈的镜子沾染丝毫尘埃。
读书和内心日益融为一体,写字时总感到笔墨无神,自愧不如。
在棋局中我不再计较先手后手,常在醉乡中遇见圣贤人物。
每当花开得好时节,千姿百态,都需请诗人来描绘真实的画面。

注释

雩风: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中的风,此处指春风。
清镜:比喻心境清明,不受尘世纷扰。
心为一:指心与书本知识完全融合。
笔有神:形容书写技艺高超,仿佛笔下有神。
弈局:围棋或象棋等棋类游戏。
醉乡:借指饮酒后的迷醉状态,也可指理想中的境界。
花卉千千状:形容花开繁多,形态各异。
写真:描绘事物的真实面貌,这里指请诗人作诗记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的《和单令》,表达了作者对晚春景色的欣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感悟。首句“曾步雩风咏晚春”描绘了诗人漫步在春风中,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充满诗意。次句“肯教清镜受纤尘”以清镜自比,表示不愿让心灵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保持纯净。

第三句“诗书渐与心为一”强调了诗人通过阅读和写作,诗书已经深入内心,成为其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第四句“文字终惭笔有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笔的谦逊,认为文字虽好,但笔墨未能完全展现出文字的神韵。

第五句“弈局不争先后手”运用围棋的比喻,表明诗人对待生活或创作的态度,不执着于胜负,更注重过程和享受。最后一句“醉乡常值圣贤人”借酒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在醉意中常常能与圣贤人物相遇,感受到他们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整首诗寓情于景,寓理于事,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儒雅风范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单令自龙山迎月而归

招提炉上宝香氲,问信浮屠作祖人。

想得妙心同水镜,故应归路见冰轮。

清辉万里无穷雪,净观千山不隔尘。

欲识新诗惟累句,颇惭曹植与君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单令春日

新历自披展,故交谁与欢。

颜容羞把镜,菘韭强登盘。

袖手笼东老,侵肌料峭寒。

大钧方播物,吾道岂艰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和单令除夕二首(其二)

坐阅流年同掷梭,未曾闻道合如何。

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

重读豳诗赓节物,还师鲁圣对乡傩。

东风渐次开桃李,之子宁能不我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单令除夕二首(其一)

又闻幽谷有莺迁,况复山晴花向然。

泥犊戒耕呈岁岁,户灵呵鬼换年年。

茅檐剩有三竿日,秫地曾无二顷田。

且买东江百花酒,与君同棹十分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