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梨洲授四明,史学冠当代。
先生尤卓荦,识见越流辈。
微言兼大义,抗论必千载。
事迹辨是非,人材儗进退。
上可继毛朱,下足开钱戴。
走也私淑殷,遗书颇津逮。
祠堂拜公像,静挹温和态。
梁君再示我,又若聆謦欬。
句余搜土音,端溪有遗爱。
我愿摹万本,瞻仰同泰岱。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缪荃孙对全谢山先生的赞颂之作。诗中提到全谢山在史学上的卓越成就,他的见识超群,见解独到,不仅深入剖析历史细节,更具有深远的大义和高远的论断。他评判人物和历史事件公正分明,人才选拔上承毛朱之风,下启钱戴之学。诗人表达了对全谢山私淑之情,并对其著作深感敬仰,甚至希望能如梁君一般,从其遗书中汲取智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全谢山先生的崇高敬意,表示愿意临摹他的画像,如同登泰山般景仰。整体而言,此诗是对一位杰出史学家的深情缅怀和高度评价。
不详
石梯三百级,梯尽即茅庵。
蹋壁身攀树,窥窗影落潭。
声闻停梵呗,呼吸尽烟岚。
七二枯寮在,何人十日探。
古树绿成海,前山复后山。
参天多磊落,拔地少弯环。
落叶荒途里,空腔断壁间。
婆娑生意好,点缀碧孱颜。
涓涓细濑胜尘沙,路转城阴水两叉。
虾菜亭空荒渚卸,藜光桥古御街斜。
长空叆叇天如墨,老树蒙茸雪作花。
今古诗人多聚此,玉延亭外即西涯。
舍南舍北尽牙签,万竹阴阴绿到檐。
欲望九峰山色好,小楼一角几时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