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大君忘却个人私利,顺应天命居住在紫宸宫殿。
谦逊礼让期待明主开启,百姓歌颂只因顺应民心。
宏伟的宫殿象征帝业兴盛,皇位礼仪得到充分展现。
面向南方接受万国朝拜,东堂聚集众神共襄盛举。
云阶上旗帜飘扬,天庭中陈列着祭祀用品。
钟声石乐体现睿智,恩泽如雷雨般深厚而仁慈。
太平盛世确是欢乐时光,然而王业建立实属不易。
希望终止瑶池盛宴,转而观看农耕劳作的春天。
简朴的宫室彰显夏日美德,尊敬长者和睦尧帝亲属。
我这微臣恭敬行礼,歌舞赞颂新时代的革新。

注释

大君:指帝王。
紫宸:古代宫殿名,代指皇宫。
揖让:古代礼节,谦让示意。
明辟:贤明的君主。
南面: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表示居高临下。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奢华的宫廷生活。
农扈:农事活动,象征民生。
卑宫:简朴的宫殿,与奢华相对。
夏德:古代夏朝的美德,象征简朴、德政。
维新:改革或创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名为《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诗中充满了对君主的颂扬之词,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忘我忘私、顺应天命、居于高位的情景进行歌颂。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这两句强调君主超越个人私欲,以天子的身份居于尊贵的位置。"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描述君主施行德政,得到民众的赞美与顺从。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这两句描绘了皇宫的壮丽和皇家的威仪,以及对皇权的尊崇。"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描写君主以天子之尊,面向四方,接受各国朝贡,同时在东堂举行祭祀百神的大典。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形象地描绘了宫廷的繁华和礼仪的庄严。"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这两句以自然现象比喻君主的智慧与宽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表达了国家在君主的治理下享有太平盛世,而这背后是君主不懈怠的努力。"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诗人表达了希望君主结束宫廷宴会,亲自到田间去体察农业生产。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这两句赞美君主推崇先代圣王之德,以及对长者的尊敬与对子孙的慈爱。"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诗人以谦卑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敬仰,并通过歌舞来赞美这新的盛世。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崇高理想和对君主的无限忠诚。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糺,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春台引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遂遒。

从毕公以酣饮,寄林塘而一留。

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

星台秀士,月旦诸子。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

挟宝书与瑶瑟,芳蕙华而兰靡。乃掩白蘋,藉绿芷。

酒既醉,乐未已。击青钟,歌渌水。

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

曷余情之荡漾,瞩青云以增愁。

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

重曰: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

富贵荣乐几时兮,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形式: 古风

秋园卧病呈晖上人

幽寂旷日遥,林园转清密。

疲疴澹无豫,独坐泛瑶瑟。

怀挟万古情,忧虞百年疾。

绵绵多滞念,忽忽每如失。

缅想赤松游,高寻白云逸。

荣吝始都丧,幽人遂贞吉。

图书纷满床,山水蔼盈室。

宿昔心所尚,平生自兹毕。

愿言谁见知,梵筵有同术。

八月高秋晚,凉风正萧瑟。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