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其四)

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

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

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

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

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

寄言悠悠者,无为嗟大耋。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松树坚强不屈的诗句,通过松树在恶劣环境中的生长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诗中“松生北岩下,由来人径绝”一句,就已设定了一种孤独和坚强的意境,北岩之下的松树,因其位置偏远,不为人知,也就少了外界的干扰。

“布叶捎云烟,插根拥岩穴。自言生得地,独负凌云洁。”这里描绘松树四季常青,枝叶在云雾中飘扬,与岩石共存,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气质。

“何时畏斤斧,几度经霜雪。风惊西北枝,雹陨东南节。”诗人通过松树历尽风霜、刀斧,却依旧屹立不倒,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不知岁月久,稍觉枝干折。藤萝上下碎,枝干纵横裂。”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便是松树,也难免有损,但它的破败并非完全的颓废,而是一种自然的老去过程。

“行当糜烂尽,坐共灰尘灭。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即使是行走在世间的人,或是与尘土共存的物件,都不如松树这般坚守其本真,不为外界所动摇。

“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寄言悠悠者,無為嗟大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中盛衰变化的理解,以及对于那些能够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者的赞叹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松树这一自然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坚守自己品格的精神力量。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六首(其五)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

幽人重其德,徙植临前堂。

连拳八九树,偃蹇二三行。

枝枝自相纠,叶叶还相当。

去来双鸿鹄,栖息两鸳鸯。

荣荫诚不厚,斤斧亦勿伤。

赤心许君时,此意那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意六首(其六)

彩凤欲将归,提罗出郊访。

罗张大泽已,凤入重云飏。

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问凤那远飞,贤君坐相望。

凤言荷深德,微禽安足尚。

但使雏卵全,无令矰缴放。

皇臣力牧举,帝乐箫韶畅。

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石竹咏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阶前石行

上天布甘雨,万物咸均平。

自顾微且贱,亦得蒙滋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