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吴受福的诗《明姜给谏宣州老兵砚为阳湖左祉文孝廉题》表达了对昔日谏官生涯的怀念和如今戍卒身份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显赫与现在的平凡,抒发了对命运变迁的无奈和对忠诚坚守的赞扬。
诗中“昔也居谏官”至“枕戈待焚君苗笔”描绘了诗人曾经的文臣身份,起草奏章,而今却成为戍卒,手持武器,准备保卫国家。他虽身处低微,但仍保持高尚情操,不以权势自傲,也不愿闲置才能。
“毡裘毳幕溷厮养”至“此石遭际抑何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暗示自己才华被埋没,犹如石头遭遇不幸。接着,诗人回忆起党祸时期,形势危急,但自己未能及时发挥才力,感叹国家为何陷入困境。
最后,“石齐断碑谁所守”至“砚兮终古与之长不朽”寄寓了对砚台的深情,砚台虽被闲置,但其象征的忠诚和坚贞精神将永远流传,如同敬亭山一样,与砚共存,永不朽灭。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