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一)

去却一,拈却七,佛祖玄关元不识。

百尺竿头掉臂行,笑指西方日头出。

透金圈,吞栗棘,明眼衲僧没气息。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去却一,拈却七"暗示去除一切执着和分别心,达到空灵无我之境。"佛祖玄关元不识"意味着超越了对佛祖或宗教教义的固有认知,直指本心。"百尺竿头掉臂行"形容修行者在极高境界中自由自在,无所畏惧。"笑指西方日头出"象征着开悟后的光明与希望,指向涅槃解脱。

"透金圈,吞栗棘"运用比喻,表示修行者穿透世俗的束缚,如同穿透金制的戒律圈,面对困难也能坦然接受。"明眼衲僧没气息"则描绘了一个洞察世事、心境清明的高僧形象,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微不可闻,达到了忘我之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禅宗追求的心性解脱和直指人心的教诲。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

今朝五月五,粗言及细语。

会得也寻常,不会超佛祖。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九)

总是掩耳偷铃,殊不知甘贽有收有放,首座彻底惺惺。

云收雨霁长空阔,一对鸳鸯画不成。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八)

深闻浅悟,三更问路。深悟浅闻,痛处遭针。

胡卢子,放教沉。莫将闲学解,埋没祖师心。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六)

一人打毡拍板,一人吹无孔笛。

梵音清雅,令人乐闻。

且道是什么曲调,洞庭山脚太湖心。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