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代景大夫岁暮客建陵作(其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且喜诸军散”,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和平降临的喜悦之情,暗示了过去岁月的动荡与不安。接着,“犹嫌一剑留”则透露出诗人对武力与暴力的反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言高真是罪,命苦复何求。”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议论与自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认为高谈阔论往往招致灾祸,而自己命运多舛,面对这样的现实,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这种无奈与悲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感。
后两句“孔雀沙中浴,文鱼石上游。”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以孔雀在沙中沐浴、文鱼在石头上游动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孔雀与文鱼虽处险境,却依然保持优雅与自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自今飞遁意,依旧似罗浮。”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罗浮”可能指的是道教名山罗浮山,象征着远离尘嚣、寻求精神解脱的理想之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命运与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