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池

覆杯坳堂上,儿戏种莲芰。

自怜守甔石,及物功已细。

虫鱼共涵泳,蘋萍生自恣。

清澄照毛发,列宿镇三四。

炎风久无雨,淮海日腾沸。

岂不潜蛟龙,莫肯救憔悴。

惜哉万里波,贻此升斗愧。

人当问能否,何必嫌小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盆池中生长的莲花与水生动植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的“覆杯坳堂上”描绘了盆池的环境,仿佛一个小小的天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儿戏种莲芰”则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盆池中的莲花与菱角视为一种自然的游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

“自怜守甔石,及物功已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省,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周围事物细微变化的关注与理解。接下来的“虫鱼共涵泳,蘋萍生自恣”描绘了盆池中生物和谐共生的场景,鱼虫在水中自由游弋,水草随波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清澄照毛发,列宿镇三四”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清澈的水面比作镜子,映照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同时暗示着宇宙星辰的永恒与伟大。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诗人的哲学思考。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炎风久无雨,淮海日腾沸”描述了长时间干旱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象征着社会与自然界的某种困境。“岂不潜蛟龙,莫肯救憔悴”表达了对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有能力却不愿伸出援手者的批评。

最后,“惜哉万里波,贻此升斗愧”表达了对广阔世界中微不足道个体命运的同情与惋惜,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公平与责任的思考。“人当问能否,何必嫌小器”则是对个体价值与社会角色的深刻探讨,鼓励人们关注自身能力与责任,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大小与得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思熟虑。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赠黄安期推官

退之谪阳山,始得区生喜。

其后迁揭阳,颇复称赵子。

穷荒非人境,瘴海绝涯涘。

亲识久去眼,此言不到耳。

所欢诚易为,未必尽洵美。

谕如逃虚空,闻人足音尔。

我来衡山阳,情况本异此。

一意等万殊,何尝分远迩。

四海皆兄弟,蛮貊固州里。

而于择友间,颇戒不如己。

乃得黄夫子,风韵淡如水。

为学本之性,言文贯于理。

遗我累幅书,磊落字盈纸。

不诡亦不矫,不华仍不俚。

胡为连城珍,韫藏椟与匦。

赏心一何快,区赵非所拟。

昔我在朝廷,尝得二三士。

声名未振发,自任以为耻。

于今复何能,有志而已矣。

譬将助飞迁,身方在泥滓。

作诗写吾心,词殚意未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同韩持国游五岳观时原甫暨诸公先在因寄江邻几梅圣俞

简服车马轻,出郭尘埃远。

况兹偶同好,慵惰重推挽。

寿宫如屯云,重门谨关键。

五城十二楼,瑶池芙蓉苑。

境深日迟永,天近春纤婉。

异花秀烨烨,弱柳垂宛宛。

初从钧天游,列帝皆龙衮。

俗骨已屡惊,凌虚翻自忖。

却逢桃源客,笑语何缱绻。

尚留樵叟棋,竞劝胡麻饭。

金醴泛馀杯,芝英饵丰本。

平生此游胜,馀恨相知晚。

重来恐已迷,尽兴仍忘返。

群公谪神仙,吏隐亦肥遁。

尚平夙昔志,读易明益损。

宁知五岳期,不待越崖巘。

何当谢羁束,相与同息偃。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夏夜露坐

林卧霄露清,仰观众星晖。

上天垂光彩,楼观何参差。

阁道绝银汉,华盖临紫微。

凝神云霓表,忽与汗漫期。

整衣阊阖门,濯足牛女矶。

酌酒援北斗,鼓箑招南箕。

极意谢嚣烦,尘世良喧卑。

形式: 古风

雨后

雨后炎氛减,空堂起清凉。

萧萧野风声,淡淡孤月光。

晚睡梦亦短,常苦秋夜长。

停灯览群书,坐以待未央。

鸡犬互争栖,邻里舂黄粱。

中夜寂无喧,蟋蟀鸣我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