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梅四首(其一)

幽屏逐鱼鸟,沈迹俦隐沦。

所欣在林薮,嘉植日以亲。

眷言江介品,纷葩号南珍。

遇我好奇服,移根得良因。

井井十亩园,菁茆荫涧滨。

缟裳擢玉质,宜此空山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将梅花移植到自己十亩园中的场景与感受。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

首句“幽屏逐鱼鸟,沈迹俦隐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幽静之地,与鱼鸟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的“幽屏”、“鱼鸟”、“沈迹”、“隐沦”等词,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所欣在林薮,嘉植日以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与亲近之情。他乐于在林间山野中漫步,与各种美好的植物相伴,这种亲近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眷言江介品,纷葩号南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南方珍稀花卉的喜爱。这里的“眷言”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丽植物的深情关注,“江介品”指的是生长在江边的珍贵植物,“纷葩”形容花朵繁多,色彩斑斓,“南珍”则强调了这些植物的珍贵性。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植物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遇我好奇服,移根得良因”,描述了诗人遇到珍奇的植物后,决定将其移植到自己的园中,寻找合适的土壤和环境,让它们得以生长。这里“好奇服”既指珍奇的植物,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心。

最后,“井井十亩园,菁茆荫涧滨。缟裳擢玉质,宜此空山春”,描绘了诗人精心打理的十亩园景。园中绿草如茵,溪涧边长满了茂盛的植物,洁白的花朵(缟裳)与玉质的植物相映成趣,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园景之美,也暗示了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自然空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诗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的深情赞美,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移梅四首(其二)

始逃爨下厄,复脱燎原焚。

结根园亩间,炯炯临水濆。

疏华照岁暮,绿萼栖宝熏。

春阳桃杏繁,鼎实独已先。

遐情惬真赏,来置我石田。

北枝散馀霞,苔光生碧鲜。

形式: 古风

移梅四首(其三)

玄冬阳已复,仙葩缀疏星。

隔浦映碧竹,随风堕寒灯。

我来刈薪蒸,弛檐南山陉。

攀茎嗅清馥,撷英嚼芳馨。

樛结灌木丛,颜色无光荧。

彷徨未忍弃,洗濯归林亭。

形式: 古风

移梅四首(其四)

植尔当庭隅,岂复资鼎味。

迁尔自谷中,岂复相妩媚。

冽冽玄冥候,众植各浮脆。

高标自凌寒,孤尚独冠岁。

么禽何处来,飞下双羽翠。

形式: 古风

初日二首(其一)

初日照我树,我树日华滋。

檀栾绿阴合,四顾无曲枝。

盛暑炽烦歊,其中有凉飔。

成林荫千亩,栖息任所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