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牍

三千牍,二月读。君何劳,臣何渎。申公言,言不在多。

止辄乙,今如何。右《吕獒》,左《无逸》。不如对此朝还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的《三千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深思的见解。"三千牍,二月读"描绘了大量书籍要在两个月内研读的场景,显示出作者勤奋好学的态度。接下来的"君何劳,臣何渎",看似在问君臣之间的职责,实则暗示读书人不应只为功名而疲于应对,而应深入思考,有所领悟。

"申公言,言不在多"引用古人申公的观点,强调言语的精炼和内涵的重要性,而非数量的多少。"止辄乙,今如何"进一步强调读书应当有所收获,每有所得就应记录下来,反思今日所学。最后两句"右《吕獒》,左《无逸》"提到《吕氏春秋》中的《吕獒篇》和《无逸篇》,这两部经典著作代表了治国与修身的智慧,诗人借此表达对治学之道的追求,认为与其忙于阅读,不如反复品味这些经典,日日研习。

整首诗通过读书的场景和典故,倡导了深入思考、精读经典的读书态度,以及对学问的沉静与执着。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禽言

看蚕看火。昨夜小姑今夜我。夜不能眠昼不坐。

火弗戒兮蚕受祸。无丝可。无绵可。蚕死惨那。

看蚕看火。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听松

听松复听松,松声在高阁。

阁成四十年,听者今如昨。

风来春涛生,风去秋涛落。

当其无风时,萧然亦微作。

聪者听于斯,冥心对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和浦文玉观水(其一)

新晴出郭门,四野惟一水。

忆自庚午年,雨恒尝见此。

坐我天上身,江南画船里。

陶谢空遐思,今有桂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浦文玉观水(其四)

万壑正横流,我方浚泉水。

山灵如有知,应笑我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苍茫里。

沧浪复沧浪,野歌听孺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