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集古(其五)

百感中来不自由,同君身上属谁忧。

金丹拟注千年貌,仙鹤空成万古愁。

岂有蛟龙曾失水,敢教鸾凤下妆楼。

两身愿托三生梦,几度高吟寄水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首句“百感中来不自由”直接点出情感的纷繁复杂,无法自主控制,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哀愁。接着,“同君身上属谁忧”一句,将情感聚焦于与某人的关系上,表达了对对方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困境或矛盾。

“金丹拟注千年貌,仙鹤空成万古愁”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金丹和仙鹤象征着对美好永恒的渴望与追求,但最终却只能化为无尽的愁绪,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

“岂有蛟龙曾失水,敢教鸾凤下妆楼”则通过蛟龙与鸾凤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束缚与自由的探讨。蛟龙失水、鸾凤不下妆楼,都意味着某种形式上的束缚或限制,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约束的无奈与抗争。

最后,“两身愿托三生梦,几度高吟寄水流”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女子愿意跨越生死,与所爱之人共赴三生三世的深情愿望,以及在内心深处对这份感情的反复吟咏与寄托。这种超越时空的爱情誓言,既是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超脱与反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爱情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女性诗人黎瑜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局限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2)

黎瑜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闺情集古(其六)

枯木寒鸦几夕阳,自从别后减容光。

遥看地色连空色,人道无方定有方。

披扇当年叹温峤,此生何处问刘郎。

愁来若对相思曲,祇恐猿闻也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闺情集古(其七)

天上人间两渺茫,天涯一望断人肠。

多情不似无情好,尘梦那知鹤梦长。

沧海客归珠送泪,坠楼人去骨犹香。

人生自古谁无死,烈烈轰轰做一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闺情集古(其八)

真成薄命久寻思,独立沧浪自咏诗。

粉面怕遭尘土浣,此心惟有老天知。

诗成夜月人何在,花落深宫雁亦悲。

今日春风亭上过,寒猿晴鸟逐时啼。

形式: 七言律诗

花园留别

绕栏秾艳四时开,都是区区手自栽。

此去莺花谁是主,故园猿鹤不胜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