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

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

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

桃飘火燄燄,梨堕雪漠漠。

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想留住春天,但春天还是悄悄离去,留下人孤独寂寞。
不喜欢风,因为风时大时小,吹起时花朵显得凋零凄凉。
在风前生出叹息,又在花下被命定要饮酒消愁。
劝你品尝那绿色的新酒,教人去捡拾掉落的花瓣。
桃花像火焰般纷纷飘落,梨花如雪般静静凋零。
唯有我这病弱的眼睛,看着花儿,春风再怎么吹也无法让它落下。

注释

留春:留住春天。
春归:春天过去,春天离开。
寂寞:孤独,冷清。
厌风:不喜欢风。
风不定:风时强时弱,不稳定。
萧索:形容花草树木凋零,缺乏生机。
绿醅:未过滤的绿色新酒,指代美酒。
红萼:红色的花萼,这里指花瓣。
火燄燄:形容桃花颜色鲜艳,像燃烧的火焰。
雪漠漠:形容梨花的颜色洁白,像雪一样。
病眼:视力不好或有眼疾的眼睛。
春风吹不落:即使春风再强烈,也无法让花儿从眼中消失,寓意对春色的留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春风、落花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珍惜之情。诗中“留春春不住”四字,直接点出了主题,即春天即将消逝而无法挽留。紧接着,“春归人寂寞”则表达了人们在春天离去后的孤独与寂寞感受。

接下来的“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通过对春风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无常和易逝的感觉。春风本应是温柔的,但在诗中却显得有些乖张,不按规矩出牌,使得花朵纷纷扬扬,带有一丝凄凉。

“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两句,则是在感慨春光易逝之余,提倡人们应当在春天来临之前就珍惜时光,在花开之时细细品味。这里的“叹”和“酌”,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与回味。

而后面的“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则是对读者的劝诫,让人们享受春天带来的美酒(绿醅),并且在花落之际去采撷那些尚未完全凋谢的花瓣。这里“绿醅”指的是新酿的酒,色泽青绿,是春日里一种清新的饮品;而“红萼”则是指那些虽然已经掉落但仍旧保有色泽和香气的花瓣。

最后,“桃飘火燄燄,梨堕雪漠漠。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则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桃花像火一样热烈绽放,梨花却似白雪纷纷而下。而在这盛丽的背景之中,只有那患病的眼睛所看到的花朵,不受春风影响,依旧坚守不落。这里“病眼花”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因为他的视力受损,所以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和欣赏那些未能亲眼所见的美丽景色。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生命易逝、时光无常的感慨,以及珍惜与怀念的情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葺池上旧亭

池月夜凄凉,池风晓萧飒。

欲入池上冬,先葺池上閤。

向暖窗户开,迎寒帘幕合。

苔封旧瓦木,水照新朱蜡。

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

中有独宿翁,一灯对一榻。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赎鸡

清晨临江望,水禽正諠繁。

凫雁与鸥鹭,游飏戏朝暾。

适有鬻鸡者,挈之来远村。

飞鸣彼何乐,窘束此何冤。

喔喔十四雏,罩缚同一樊。

足伤金距蹜,头抢花冠翻。

经宿废饮啄,日高诣屠门。

迟回未死间,饥渴欲相吞。

常慕古人道,仁信及鱼豚。

见兹生恻隐,赎放双林园。

开笼解索时,鸡鸡听我言。

与尔镪三百,小惠何足论。

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圣择狂夫言,俗信老人语。

我有老狂词,听之吾语汝。

吾观器用中,剑锐锋多伤。

吾观形骸内,骨劲齿先亡。

寄言处世者,不可苦刚强。

龟性愚且善,鸠心钝无恶。

人贱拾支床,鹘欺擒暖脚。

寄言立身者,不得全柔弱。

彼固罹祸难,此未免忧患。

于何保终吉,强弱刚柔间。

上遵周孔训,旁鉴老庄言。

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

形式: 古风

隔浦莲

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夜来风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开虽有明年期,复愁明年还暂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