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三月十八日石湖花下作

夜饮海棠月,朝漱山茶露。

臞儒槁木形,受用侈如许。

荆扉隔黄尘,谁识花岛路。

惟有瘦筇枝,共饱园中趣。

林神酿馀春,政尔美无度。

葱茏千万重,芳意未渠暮。

风香荐秀色,鼎俎谢腥腐。

虽无稻粱谋,扪腹有馀饫。

形式: 古风

翻译

夜晚在海棠月下畅饮,清晨用山茶露水漱口。
我这个清瘦的书生形如枯木,却享受着如此丰富的乐趣。
简陋的柴门隔绝了世俗的喧嚣,谁能理解我心中的花岛之路。
只有那瘦长的竹杖,与我一同分享园中的盎然趣味。
林中的精灵酝酿着春天的余韵,美得无法形容。
千万重葱郁的树木,芬芳的气息直到傍晚都未消散。
清风送来花香,献上秀美的景色,摒弃了腥臭腐朽。
虽然没有丰盛的食物,但心中满足,腹中仍有余香。

注释

夜饮:夜晚饮酒。
海棠月:海棠花下的月色。
朝漱:清晨漱口。
山茶露:山茶树上的露水。
臞儒:清瘦的书生。
槁木形:枯木般的身形。
荆扉:简陋的柴门。
花岛路:心中的理想之路。
瘦筇枝:瘦长的竹杖。
饱园中趣:享受园中的乐趣。
林神:林中的精灵。
政尔:正如此。
葱茏:葱翠繁茂。
芳意:芬芳之意。
渠暮:直到傍晚。
风香:清风送来的香气。
荐秀色:献上美景。
鼎俎:烹煮食物的器皿。
腥腐:腥臭腐败的食物。
稻粱谋:谋生之道。
扪腹:抚摩腹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海棠月下畅饮,清晨则以山茶露漱口,享受简朴而丰富的田园生活。诗人自比为清瘦的书生,身处简陋的柴门,远离尘世喧嚣,只有竹杖相伴,沉浸于园中的自然乐趣之中。春天的精华在林间酝酿,芬芳四溢,直至傍晚仍未消散。诗人赞美了花木的秀色和清香,即使没有丰盛的食物,内心也感到满足。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壬辰天申节赴平江锡燕因怀去年以侍臣摄事捧御杯殿上赋二小诗(其一)

去岁排场德寿宫,薰风披拂酒鳞红。

小臣供奉金龙盏,亲到虚皇玉座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天柱峰

衡山紫盖连延处,一峰巉绝擎玉宇。

汉家惮远不能到,寓祭灊山作天柱。

我今卧游长掩关,却寓此石充灊山。

形摹三尺气万仞,世间培塿何由攀。

南州山骨朵清淑,乳孽砂床未超俗。

神奇都赋小峥嵘,雷雨飞来伴幽独。

哦诗月明清夜阑,坐看高影横屋山。

摩霄拂云政如此,吾言实夸谁敢删。

形式: 古风

天都峰

维帝有下都,作镇此南国。

孤撑紫玉楼,横绝太霄碧。

晶荧砂窦红,夭矫泉绅白。

晴云无尽藏,竟日袅幽石。

诸峰三十五,离立侍傍侧。

会稽眇小哉,请议职方籍。

形式: 古风

天童三阁

松萝羃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

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

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

閒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

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