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胡季昭二首(其二)

圣朝宽诏下龙墀,尽放累臣脱串羁。

痛失长沙贾谊舍,空存潮海退之祠。

孤忠元自轻生死,白骨宁知问去归。

万里江山丹旐返,悲风一掬泪沾衣。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圣明的朝廷下,宽大的诏令从皇宫下达,释放了所有被囚禁的重臣。
令人痛心的是,如同失去贤才贾谊,长沙的祠堂空留着韩愈的遗迹。
他的一片孤忠,早已看淡生死,死后无人知晓他的去向。
他的灵柩跨越万里江山归来,只有悲伤的风和一捧泪水打湿衣襟。

注释

宽诏:宽大的诏令,指皇帝的恩赦命令。
累臣:指多次犯罪或获罪的官员。
贾谊:西汉政治家,以才学著称,此处象征贤良的官员。
潮海退之祠:韩愈的祠堂,韩愈号退之,潮海可能指其籍贯潮州。
孤忠:忠诚而孤独,形容对国家的忠诚无人理解。
丹旐:古代出丧时使用的红色旗帜,表示死者为士人。
悲风:哀伤的风,象征凄凉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伯圭所作,名为《挽胡季昭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古人、感叹时事变迁的诗篇。

“圣朝宽诏下龙墀,尽放累臣脱串羁。”开篇便表达了对当今圣明君主宽赦天下的赞美之情。龙墀即宫殿前的台阶,累臣指的是那些被囚禁的官员,而“脱串羁”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些官员摆脱枷锁、获得自由的情景。

“痛失长沙贾谊舍,空存潮海退之祠。”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古代忠臣贾谊的怀念之情。贾谊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忠臣,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流放至长沙(今湖南长沙)。这里“空存潮海退之祠”指的是虽然贾谊已经逝去,但他的忠诚精神仍然在人们心中有所寄托。

“孤忠元自轻生死,白骨宁知问去归。”诗人感慨于古代忠臣的孤独与坚守,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异常淡定。"白骨"比喻忠诚之士即使化为白骨,也不问归宿。

“万里江山丹旐返,悲风一掬泪沾衣。”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万里江山的壮丽景色,不禁感慨万千。"丹旐返"可能指的是皇帝或官员巡视返回,这里用来强调国家的广大与繁华。然而,面对这样辽阔的国土,诗人却无法摆脱悲哀之情,一阵风过,便不禁泪水涟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忠臣的怀念和对当今圣朝宽政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

李伯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胡季昭二首(其一)

危言不畏触干戈,瘴雨蛮烟换玉珂。

今古庐陵两胡老,是非儋耳一东坡。

拳拳抗志甘三已,恻恻招魂听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为履朝靴。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送胡季昭谪象州

伏马总为刍豆谋,孤忠嫠纬不胜忧。

事当言路官无小,理未安时心肯休。

千古纲常增砥柱,一身去就等虚舟。

恶鸱尽任陵鸾凤,赢得清名雪外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朝中措

史君清德比清湘。妙政古相望。

闲暇恩波万井,笑谈风月千章。

殷勤劝驾,几人怀德,刻意腾骧。

试问匣中长剑,也应增焕光芒。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夜过修竹院,醉打老僧门。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