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都几日,一半是离忧。
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
此诗描绘的是人生苦短、多忧少欢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某种精神寄托或信物的依赖与安慰。首句"人生都几日,"直接抒发了人生短暂的主题,这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人生哲理。此处"几日"二字,含蓄而不明确,增添了一种无尽的哀伤感。
接着一句"一半是离忧。"则具体指出了这种短暂人生中充斥着离别之苦,表达了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深切体会。这两句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绪基调,是对人生苦痛的一种无奈感受。
然而,在这样的哀愁氛围中,诗人通过"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这两句话,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尊中物",通常被解读为心中的信仰、精神寄托或是某种使人得到安慰的事物。诗人通过这种精神依赖,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和,与世间万事告别。
整首诗虽短,但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既有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也有对精神寄托的依恋与信任。这样的情感转换,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转折和情感深度。
不详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昨夜霜月明,果有清音生。
便欲走相和,愁闻寒玉声。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
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
蚊䗈当家口,草石是亲情。
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广成子,闲气说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