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沙地上行走,仰望清明的月亮,心中涌现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中的意境开阔而深邃,通过对比天地之大与个人情感之重,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理和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在广阔的沙地上独自行走,月光如水,映照出一片清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明朗。
“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 这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广阔的沙地和辽远的月光,让诗人感到自己渺小,却在这广大之中,产生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 这两句是诗人在感叹宇宙之大和尘世之复杂。通过这种宏大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映射出对朋友深沉情谊的不易。
“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问和誓言。诗人自信自己的道路已经确定,不会轻易改变;而“为君倾兕觥”表达了为了朋友,哪怕是翻越重重障碍也在所不辞,这里的“兕觥”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高大险峻的山峰,象征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夜晚沙地上的月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广阔、深邃且充满哲理的情境。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寄托,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不详
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为报玉川子,知君未是贤。
低头虽有地,仰面辄无天。
骨肉清成瘦,莴蔓老觉膻。
家书与心事,相伴过流年。
卢子躘踵也,贤愚总莫惊。
蚊䗈当家口,草石是亲情。
万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
翻悲广成子,闲气说长生。
物外无知己,人间一癖王。
生涯身是梦,耽乐酒为乡。
日月黏髭须,云山锁肺肠。
愚公只公是,不用谩惊张。
妾本怀春女,春愁不自任。
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
托援交情重,当垆酌意深。
谁家有夫婿,作赋得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