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修竹环村柳绕扉,小舟移向绿阴依。
疏林霜冷鸦声咽,远浦星疏蟹火微。
乱苇摇风喧断岸,孤篷引月近寒矶。
忽听笛韵沧浪起,知有渔翁罢钓归。
这首《内湖夜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湖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湖畔村落的静谧景象。修竹与环绕的绿柳,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小舟轻轻移向绿荫深处,仿佛在寻找一片宁静的避风港。霜冷的疏林中,乌鸦的叫声显得格外沉郁,远处的水边,星星稀疏,螃蟹的灯火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转向对湖面的描写,乱苇随风摇曳,发出喧闹的声音,与岸边的寂静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动态美。孤零零的船篷在月光下靠近寒矶,这一场景既孤独又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夜晚湖上的独特魅力。
最后,诗人通过听到远处笛声的起落,暗示了渔翁结束一天的劳作,悠然自得地归来。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内湖夜泊》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夜晚湖面上的独特风光和宁静氛围,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可怜强壮日,几断别离肠。
作誓悲秦穆,长歌叹楚狂。
妻儿双别泪,家国九回肠。
且复居偏陋,鞿羁水一方。
成文时怒骂,对酒每悲歌。
世乱肠空热,家贫累更多。
功名羞捷径,身世寄吟窝。
未遂封侯志,樽前剑自摩。
秋色萧萧院落深,捲帘人怯暮寒侵。
胸多磊块聊拚酒,调带悲凉怕鼓琴。
断雁唳霜传远信,哀蛩咽月和微吟。
剧怜长夜空房寂,灯影摇青刻漏沉。
一雨田原足,芳荪夹岸生。
身轻争马健,径窄让牛行。
溪树连空远,山云积涧平。
清游归去晚,数里夕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