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

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断了的琴弦与丝线还有重新接上的时候
唯独心中的伤痛一旦断裂,就再也没有恢复的可能

注释

绝弦:断了的琴弦,比喻断绝的关系或情感。
断丝:断了的丝线,与绝弦同义,加强语气。
却续:重新接上或恢复。
唯有:只有,仅仅。
衷肠:内心深处的情感或痛苦。
应无续得期:应该没有能够恢复的时候,意味着无法挽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有感》。诗中通过对比绝弦(断了的琴弦)和断丝,表达了某些东西一旦破裂,就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而“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内心情感的断裂是最难以修补的。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抒发了对某种关系或事物不能挽回的哀愁和无奈。在这里,白居易运用了他一贯的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其深意。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有感三首(其一)

鬓发已斑白,衣绶方朱紫。

穷贱当壮年,富荣临暮齿。

车舆红尘合,第宅青烟起。

彼来此须去,品物之常理。

第宅非吾庐,逆旅暂留止。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

有如蚕造茧,又似花生子。

子结花暗凋,茧成蚕老死。

悲哉可奈何,举世皆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有感三首(其二)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

请君大带上,把笔书此语。

形式: 古风

有感三首(其三)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

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二事最关身,安寝加餐饭。

忘怀任行止,委命随修短。

更若有兴来,狂歌酒一盏。

形式: 古风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馀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

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

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

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

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

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

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

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

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

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