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谣送王御史恒哲

渥洼水咽天房开,酸风嘶入黄金台。

赤虬帝子市骏骨,感激白汗啼香埃。

双铜刮露竹披耳,三騣连钱窣红尾。

碧蹄飒沓碎琼瑶,青毛参差剪秋水。

画阑十二春梦凉,银缸夜煮兰苕香。

胡雏黄须不敢秣,忽惊神骏生辉光。

刘郎倚醉桂华树,洗却芳尘拂金紫。

为君折取珊瑚鞭,一日旋风五千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秣马谣送王御史恒哲》是明代诗人郑瑛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骏马的英姿与豪情,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渥洼水咽天房开”,以“渥洼”这一传说中的神马出生地,象征骏马的非凡出身,同时以“水咽天房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酸风嘶入黄金台”,通过“酸风”与“黄金台”的对比,不仅描绘了骏马嘶鸣的场景,也暗喻了骏马的不凡气质与价值。

“赤虬帝子市骏骨,感激白汗啼香埃”两句,运用神话与典故,将骏马比作赤虬帝子,其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同时,通过“感激白汗啼香埃”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骏马的忠诚与情感。

接下来,“双铜刮露竹披耳,三騄连钱窣红尾”描绘了骏马的外貌特征,双铜刮露的竹制马具,三騄连钱的红色尾巴,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而“碧蹄飒沓碎琼瑶,青毛参差剪秋水”则进一步展现了骏马的矫健与美丽,碧绿的蹄子在琼瑶中跳跃,青色的毛发如同秋水般细腻。

“画阑十二春梦凉,银缸夜煮兰苕香”两句,通过“画阑”、“银缸”与“兰苕香”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夜晚场景,与骏马的形象相得益彰。

“胡雏黄须不敢秣,忽惊神骏生辉光”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骏马的非凡之处,即便是勇猛的胡人也不敢轻视,当它展现神骏之姿时,更是光芒四射。

最后,“刘郎倚醉桂华树,洗却芳尘拂金紫。为君折取珊瑚鞭,一日旋风五千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希望友人如同骏马一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驰骋千里,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骏马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骏马的英姿与价值,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豪情与诗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8)

郑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十三年进士。授乐会训导。有《弦斋集》

  • 字:希晦
  • 籍贯:福建闽县

相关古诗词

九仙山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形式: 古风

次南安同寄从弟新建令希肃

一官琼海独淹留,倚棹看山恣远游。

白下秋风怜并桂,淮中暮雪忆同舟。

缄书久负翩翩雁,横席长从汎汎鸥。

闻道政成有佳趣,惠连诗句近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罗司训听潮轩

席罢谈经思独清,更于静里听潮生。

半将春水来天籁,尽入羊城作雨声。

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

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丙午孟冬黎寇窃发吴训术自病中见寄因避难航海遂和

故人卧疾近如何,赖有诗怀祗自磨。

苏子加餐须努力,沈郎多病愧吟魔。

半生别业经残燹,万里还家备走舸。

风景年来倍萧索,枕间清梦已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