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申公

片言不合去何迟,又似当年在楚时。

束帛蒲轮无报效,至今天子不迎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申公的怀念和感慨。首句"片言不合去何迟",申公可能因为与某人意见不合,离开显得犹豫不决,暗示了他深思熟虑的性格或当时的复杂环境。次句"又似当年在楚时",将申公比作过去的某个时期(可能是指他在楚国的经历),强调了他的历史地位和过去的影响力。

后两句"束帛蒲轮无报效,至今天子不迎师"进一步揭示了申公的贡献未被充分认可,尽管他曾有功于国家,但现今的天子并未以应有的礼遇迎接他。这既是对申公的惋惜,也暗含对当政者未能识人用人的批评。整首诗通过申公的故事,寓言式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际遇与时代的变迁。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申屠嘉

汉四十年几丞相,蹶张丞相冷如冰。

两京礼乐何堪自,薄有申屠与宋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咏史(其二)文帝

性习由来系正邪,古今谁不道蓬麻。

无人说与吹箫相,窦薄淮刘本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史(其一)伏生

撑肠拄肚总聱牙,汉室龙兴发乍华。

掌故不来光景暮,尚书再火伏生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史(其二)伏生

嬴蹶刘兴齿舌存,百篇大义尽堪闻。

孝文无意脩王制,古典重遭伏胜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